查看“WikiEdge:ArXiv速递/2025-03-15”的源代码
←
WikiEdge:ArXiv速递/2025-03-15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摘要 == * '''原文标题''':Paving the way to carbon neutrality: Evaluating the decarboniz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lectrification worldwide * '''中文标题''':迈向碳中和之路:评估全球住宅建筑电气化的脱碳效果 * '''发布日期''':2025-03-15 14:55:15+00:00 * '''作者''':Yuanyuan Wang, Minda Ma, Nan Zhou, Zhili Ma * '''分类''':physics.soc-ph *'''原文链接''':http://arxiv.org/abs/2503.12159v1 '''中文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住宅建筑]]领域的[[脱碳]]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首次使用[[分解结构分解法]](DSD)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在[[碳强度]]变化中的作用,评估并比较了全球住宅建筑运营阶段终端用电活动[[电气化]]对脱碳的潜力和有效性。结果表明:(1)尽管电气化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排放影响各异,但电气化的整体增加导致了更高的碳强度。相比之下,[[电力排放因子]]的变化通常对全球[[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2)全球电气化水平显著提高,电气化率从2000年的29.9%上升到2021年的40.1%。全球住宅建筑与电力相关的[[碳排放量]]增加了39.8%,从2000年的1452 MtCO2增加到2021年的2032 MtCO2。(3)从2000年到2021年,[[空间供暖]]的电气化是[[碳减排]]的主要贡献者,而电气化对[[制冷]]和[[照明]]的贡献相对有限。[[电器]]和其他设备的减排效果保持稳定。[[热水]]和[[烹饪]]的电气化在不同国家对减排的影响各不相同。此外,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电气化脱碳策略。总体而言,本研究从全球和区域层面分析并对比了建筑电气化的脱碳努力,探讨了这些努力背后的关键动机,以帮助国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加速全球住宅建筑领域向[[碳中和]]未来的过渡。 == 摘要 == * '''原文标题''':A Simple and Explainable Model for Park-and-Ride Car Park Occupancy Prediction * '''中文标题''':一种简单且可解释的停车换乘停车场占用率预测模型 * '''发布日期''':2025-03-15 08:33:47+00:00 * '''作者''':Andreas Kaltenbrunner, Josep Ferrer, David Moreno, Vicenç Gómez * '''分类''':stat.AP, cs.ET, physics.soc-ph *'''原文链接''':http://arxiv.org/abs/2503.12044v1 '''中文摘要''':在[[停车换乘设施]]使用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理解和预测[[停车场]]占用率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模型,该模型通过[[截断正态分布]]来捕捉[[通勤者]]停车场的占用模式,用于车辆到达和离开时间的建模。目标是开发一个具有最少参数的预测模型,这些参数与通勤者的行为相对应,从而能够估计[[停车饱和度]]和未满足的需求。所提出的模型成功地识别了通勤者停车行为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即车辆在早晨到达并在下午离开。该模型使用[[聚合数据]]运行,无需单独跟踪到达和离开的情况。通过[[巴塞罗那大都市区]]停车场的实际数据,展示了该模型的预测和实时预测能力。一个简单的模型扩展进一步能够预测停车场何时达到其占用限制,并估计为满足此类超额需求所需的额外空间。因此,除了预测外,该模型还作为评估干预措施(如扩大停车容量)的有价值工具,以优化[[停车换乘设施]]。 == 摘要 == * '''原文标题''':The Exact Geometry of Numerical Error: Cyclic Groups and Deterministic Bias * '''中文标题''':数值误差的精确几何:循环群与确定性偏差 * '''发布日期''':2025-03-15 12:54:00+00:00 * '''作者''':William Cook * '''分类''':math.NA, cs.NA, math.NT, math.SP *'''原文链接''':http://arxiv.org/abs/2503.12117v1 '''中文摘要''':[[通用偏差框架]](UBF)为在均匀网格上评估的周期性$C^2[0,1]$函数的数值积分误差提供了新视角。我们证明,在该领域中传统上通过渐近界处理的问题,实际上是由循环群$\mathbb{Z}/P\mathbb{Z}$支配的确定性信号。对于均匀网格上$P$个点的函数\[ f(x)=\sin^2(2\pi kx) \],我们推导出精确偏差公式:\[ \mathcal{B}_P[f] = -\frac{1}{2}\chi\left(\frac{2k}{P}\right) + \frac{\sin(4\pi k)}{8\pi k} \],其中$\chi$函数作为共振检测器,编码网格-频率相互作用——在$k/P$的整数比处达到峰值,在部分共振处消失。这不是近似解,而是经过机器精度($10^{-16}$)验证的精确解。 对于周期性$C^2[0,1]$函数,偏差在有理数$k/P$值处呈现分形结构,共振峰按法里分数层级排列。这建立了数值误差与数论之间的联系,通过共同的代数结构统一了积分和谱分析。 该框架的预测能力延伸至实际应用——我们的分析表明,它本可在1991年爱国者导弹故障达到临界阈值前61小时预测误差累积。UBF为涉及均匀网格上周期函数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量子模拟]]和[[计算力学]])提供了精确误差预测的基础,将误差从需要限制的障碍转变为可利用的信号。
返回
WikiEdge:ArXiv速递/2025-03-15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项目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