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WikiEdge:ArXiv-2409.01593v1/summary”的源代码
←
WikiEdge:ArXiv-2409.01593v1/summary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iv style="float: right;">[{{fullurl:WikiEdge:ArXiv-2409.01593v1/summary|action=edit}} 编辑]</div> 这篇论文是关于异质性[[Deffuant-Weisbuch]](DW)模型的收敛性研究,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 '''引言''':介绍了[[意见动态学]]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性,以及Deffuant-Weisbuch(DW)模型在模拟个体间意见交流和演化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指出,尽管DW模型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异质性版本的收敛性证明一直未被解决。 # '''模型和主要结果''':提出了DW模型的高维推广形式,其中每个代理(个体)在每个离散时间持有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多维观点。论文定义了信心边界和权重因子,并提出了主要结果:在一般异质性DW模型中,每个代理的观点几乎必然收敛到一个固定随机向量。 # '''证明主要结果''':论文利用控制算法设计问题的方法,证明了定理1,即DW模型的收敛性。此外,还讨论了收敛速度可能在某些参数条件下变得任意慢,并给出了相应的定理2。 # '''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异质性DW模型的动态行为如何依赖于其参数,包括信心边界和权重因子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信心边界的增加可以促进观点的共识形成,但会降低收敛速度;权重因子的增加可以显著加快收敛速度,但对最终的观点共识状态影响不大。 # '''结论''':论文总结了异质性DW模型的收敛性证明,并讨论了收敛速度可能受到参数条件影响的现象。此外,论文还指出了与均匀权重因子的DW模型相比,异质性权重因子的模型在达到共识时可能具有不同的动态特性。
返回
WikiEdge:ArXiv-2409.01593v1/summary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项目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